足球365比分_365体育投注-直播*官网

图片
首页» 新闻网» 媒体北理» 媒体理工

在追梦航天的路上豪迈前行


原文标题:在追梦航天的路上豪迈前行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12/29/nw.D110000gmrb_20191229_2-04.htm

  时隔908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归来。12月27日晚间,当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从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失利,到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成功,这908个日夜里,科技工作者的坚守和追求,以及背后的科学精神,让人感动。

  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具备发射更重的航天器,或将航天器送向更远的深空的能力,为将来的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提供了前提保障。消息发布后,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面对失利的坚守值得更多人学习

  作为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经过10余年研制而成,先后于2016年11月3日和2017年7月2日实施了两次发射。其中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第二次发射的遥二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失利后,研制团队负重前行:20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万余秒关键技术试验,2万多次地面试验……终于迎来长征五号的“重生”。

  “在908天里,整个火箭系统重新归零,并走向成功,这条路非常艰难曲折。”曾任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的梁小虹,尽管已从航天岗位上退休,但在长征五号第三次发射的那个晚上仍然夜不能寐。作为一名在航天系统工作了多年的老航天人,他“理解这个队伍908天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这次发射,不仅关系着该型火箭,更关系着中国航天未来几乎所有的重大工程。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测量雷达总指挥孙建英在文昌现场见证了长征五号的“重生”。他告诉记者,当目睹“胖五”在人群的欢呼中顺利升空,一股暖流夺眶而出,思绪回到了两年多前那次失利,“没有一个型号不是克服了无数困难,最后才破茧而出。我为本次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感到骄傲”。

  来自未来宇航科技研究院的雷磊,看到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升空,感受到的是“非常的幸福、震撼和振奋,力量感爆棚”。他说,作为大推力火箭,“胖五”个头越大,责任越重。

  “对于长征五号的第3次飞行,我的感想可以用欣慰和期盼来概括。”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表示。他还用了三个成语来形容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归来: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如愿以偿。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认为,908天的坚守,体现的是中国航天人科学、严谨、专业的工作作风,“用一种科学的、专业的精神态度对待问题,对待失利以后的归零”。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认为,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验证了中国航天人的拼搏精神,是航天精神在新时代的一个杰出表现。

  这种面对失利的坚守和科学精神,这种拼搏的航天精神,值得更多人学习,将让更多人受益。“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更加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勤奋钻研,踏实工作,勇攀科学的高峰。”参与海南文昌发射场导流槽工程研制工作的足球365比分_365体育投注-直播*官网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姜毅向记者表示。

  中国航天“哪一步都不能松气”

  火箭是航天的基础保障,卫星、空间站、航天员等都需要借助火箭进入太空。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领头羊,此次长征五号成功发射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国外媒体纷纷认为,此次发射顺利完成,对中国推进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具有重大意义。

  美国《国家评论》杂志认为,在经历一系列挫折之后,中国掀开雄心勃勃太空计划的新篇章;成功发射长征五号火箭标志着中国今年的第34次太空发射的成功,中国成为今年实现太空发射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塔斯社在其刊发的《中国发射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中指出,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实现国家宇宙空间发展计划,开发气象、电信和导航卫星以及月球探测技术。

  这些来自国外的肯定和称赞,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和付出。“航天强国的标志之一,首先是进入空间的能力,这就要求火箭的型号系列非常完备,运载能力要足够,还要实现无毒化、环保型,尽可能地廉价,趋势之一就是重复使用。所有这些,我们正在积累、准备。”龙乐豪说。

  龙乐豪回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水平。当年搞一型火箭,从立项到发射成功,需要好几年甚至十来年;每年的发射次数也就一次左右,甚至两年发射一次,现在一年都是二三十次。“这说明我们的设计、制造、管理、运营的能力效率都相当高。”龙乐豪说,“中国的航天完全是靠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舞台走上世界舞台。”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迎来快速发展。“作为商业航天产业的参与者,我们感到投身其中充满自豪感和想象空间,也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好服务。”雷磊说。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材料技术领域首席专家裴雨辰表示,追梦的历程历经坎坷,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需要继续秉承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向着宇宙深处,豪迈前行。

  正如龙乐豪所说,在建设航天强国的路上,“每一步都是新起点,因为后面的考验还有很多”,“哪一步都不能松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