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365比分_365体育投注-直播*官网

图片

【学习园地】科研人员务必珍惜学术共同体的规则



【编者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党委宣传部特在【学习园地】中开设“他山之石”栏目,搜集兄弟高校深化改革中探索、做法与经验,以供我校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思考和借鉴。此次推荐刊载于《文汇报》的《科研人员务必珍惜学术共同体的规则》一文。

                                                          ——党委宣传部  

  核心观点
  论文造假性质严重,必须杜绝,但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更需警惕的还是,身在学术圈,却对学术研究没兴趣或没能力的人员不在少数,近年来频频爆出的专家学者将科研经费挪作非正常用途,其实也与学术研究兴趣不足有关。这个根本的定力和动力问题不解决,中国学术要站上世界前沿,有点悬

  
   最近,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发表声明,宣布撤回在同行评议环节造假的64篇论文。从被撤回论文的目录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论文作者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
  施普林格集团高层表示,这次撤回的论文数量不到该集团去年收到的中国论文总数的0.05%,并真诚地指出,“这些遭撤回的论文并不能代表中国研究人员所发表论文的整体水平,他们发表的许多论文在各自领域都具有非常大的学术突破性”,而且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尽管如此,联系到数月前,该集团下属英国BMC出版社也出于同样原因撤回43篇论文,且也以中国作者为主,作为同胞,我们不得不为此羞愧。
  

论文作假问题根本上还是出在个人身上

  在国际上,许多出版社允许作者在递交与论文相关材料时,向编辑推荐同行评议的人选,通过了解该专业情况的学者专家的看法,期刊可以保证论文质量。一些作者提供的专家名字是真的,电子邮件地址却是假的,编辑发往这些邮箱的审稿邀请,就被截留了,冒名顶替专家可以提供肯定性评审意见,帮助论文获得期刊采用,从而得以发表。在论文审核环节造假不但会明显降低刊物学术水平,更败坏研究领域的价值观,瓦解了期刊与作者之间的尊重和信任。
  对于论文作假,有人归之于个人问题,比如投机取巧、缺乏诚信。有人归之于现行学术激励机制,没有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研究者拿不到职称,无法承担重大项目,无奈之下,只能投机取巧。还有人归之于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提高营业额,提供过度且违规服务,典型的唯利是图,陷人于不义。甚至还有归之于由论文作者自荐同行评议人选的方法本身漏洞太大,让论文作者“经不起诱惑”,如此等等。
  所有这些说法都不是没有道理的,但都没有真正说到点子上。激励机制对研究者一视同仁,为什么只在少数人身上诱发作假?第三方机构不择手段固然是问题,但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没有试图造假的作者,何来帮助造假的机构?至于自荐同行评议的做法,实行了那么多年,何以这个环节造假中国作者占了大头?学术界理当“真善美”三位一体,允许自荐同行评议人,本来是对作者的信任,怎么能让偷鸡摸狗的事情频频发生,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所以,问题根本上还是出在个人身上,只不过不是个人“投机取巧、缺乏诚信”,而是当下一些学术研究人员动力和能力缺乏。
  

文化人的定力和动力问题不解决有点悬

  自古以来,中国人推崇“君子谋道不谋食”,一个正派的、有操守的文化人应致力于掌握天地万物之道,不能满脑子柴米油盐,“安贫乐道”体现了文化人的定力。然而与传统不同的是,现代社会为了确保学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文化人转变为各种职业人,大家在从事文化类职业活动时,可以领取到稳定和可靠的报酬。“君子”只管“谋道”,社会助其“谋食”,在制度框架内,个人兴趣同谋生手段的合二为一,推动了文化事业的进步,这是最合理的共赢结果。
  但在一些科研人员那里,或者因为“谋道”动力不足,个人无法从执业活动中获得乐趣,更在意论文能够带来的日常生活的好处,而不是学术成就;或者有兴趣却没能力,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甚至连论文都写不像样,更不用说满足国际一流刊物的规范要求,走投无路之下,就求助于“第三方机构”,而后者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弄出“同行评议”造假的丑闻。
  论文造假性质严重,必须杜绝,但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更需警惕的还是,身在学术圈,却对学术研究没兴趣或没能力的人员不在少数,近年来频频爆出的专家学者将科研经费挪作非正常用途,其实也与学术研究兴趣不足有关。这个根本的定力和动力问题不解决,中国学术要站上世界前沿,有点悬。
  

造就新一代不为稻粱谋的“学术君子”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术研究像田径赛场上跳高项目,横杆高了,对个人天赋的要求也高了,没有强大的兴趣作动力,没有持续的关注力集中,很难保持创造活力,更难有重大研究成果。为此,人类建立了支持和监管制度,以助力学术研究。但由此也带来制度性供应与专家个人自由的关系问题:没有制度性供应,学者缺乏稳定的工作环境,研究难出结果;制度性供应特别是监管过严,学者自主研究受到阻碍,同样难出成果。论文审核何以允许自荐同行评议,就为了实现制度性供应同个人自主的合理平衡,而其保障机制是研究人员的自我动力和自我约束。如果由刊物“拉郎配”,指定同行评议人选,实践上并不难,却有可能导致不太熟悉情况的专家对论文作出不够合理的评议,让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承认。因为自荐同行评议重要,所以施普林格集团对造假作出严肃处理,并公之于众。
  随着中国深入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也风头正劲,值此之际,尤须杜绝弄虚作假,中国学者有志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令人钦佩,但必须遵守学术共同体认可的规则,否则,不但无益于中国学术发展,还会干扰人类文化事业进步。为此,不但需要在学术发表上破除“唯论文论”的绩效观,防止刺激过度,还要破除“单位本位观”,不能为了维护机构面子而对造假行为眼开眼闭。在更深层次上,要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努力营造研究兴趣,造就新一代不为稻粱谋的“学术君子”,再配合以科学合理的学术研究体制和机制,如此,中国学术繁荣可期,而丑闻则不复现矣。

  (顾骏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资料来源:《文汇报》 2015年08月24日)